在沉重的打击下“黑嘴”逆风作案154亿元杀死了2分钟内唯一的每日限额——
图片来源:照片。com昨日,两市成交量在大金融板块的强力拉动下有所上升,4000余只股票中仅有700只收绿。但钟健科技(...
原标题:方便食品巨头争抢自热食品,行业标准化有待推进
新京报最近的方便食品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显示,方便面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受到疫情不利影响的食品行业,但随着疫情防控的成熟,消费者可以走上街头,进入餐厅享受美食。方便面还会香吗?
其实对于统一、孔师傅等老牌方便食品企业来说,泡面已经不是一条单行道了。除了高端食品,都在投资自热食品的轨道。一些机构研究报告认为,疫情加快了方便食品对消费习惯的培育和渗透,预计疫情后将继续满足新兴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实现更快发展。然而,自热食品的安全性和标准化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讨论的话题。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和国家粮食局科研总院首席研究员谭斌联合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八大创新趋势,方便食品行业的创新趋势之一包括自热食品开始井喷。
由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需要,现在流行的是只需将加热袋泡在冷水中即可加热食用的自热食品。在统一、三全等方便食品行业企业推出自热食品后,金美朗、孔师傅、百祥、科明等企业纷纷加入自热食品市场。自热米饭、自热面条、自热火锅等多种自热食品呈现井喷式增长,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自热火锅增速达到99.6%。独立市场调研咨询公司Mintel发布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报告》显示,自热食品在方便食品中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4.4%上升到2019年的7.6%,2019年销售额为71亿元,整体增速较快。中信证券表示,在悲观、中性和乐观的情况下,自热火锅的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到120亿元、300亿元和600亿元。
自热食品品种发展迅速,但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的安全性和标准越来越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关注,新一轮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势在必行。
2019年3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0款线下和线上销售的自热即热火锅产品进行了测试。发现6个样品的底部在加热过程中变形,2个样品的加热包装没有标明成分。从测试模式来看,密闭车内两箱自热即热火锅释放的氢气一旦遇到火源就会有爆炸危险。
目前自热食品行业还处于野蛮成长阶段,没有相关强制性标准。然而,一些行业组织已经做出了努力。
2017年,中国工商联发布《自热方便菜肴制品》集团标准,这是国内首次发布自热食品集团标准。成都食品工业协会还成立了方便自热食品专业委员会,促进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统一。今年3月15日,中国质量里程促进会发布《自热方便食品标准》集团标准。9月5日,重庆市标准化协会发布的《食品用发热包》集团标准实施。集团标准除了基本规范要求外,还结合自热产品的实际消费场景,增加了“跌落性能”等指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产品产业司副司长李表示,今后,方便食品行业要努力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形成“百花齐放”的品牌竞争格局。
新京报记者王子杨
编辑李彦彪赵琳